美国教授费迪曼说:“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
任何一本书总是或多或少会带一部分争议,细细翻阅网络上许多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有的人直接以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定性,有的则认为这是一本关于理想抱负的小说。
其实,这本书包含了爱情,人性,理想与现实,而不仅仅是一本爱情小说或者理想抱负小说,仅用某方面来给这本经典名著下定义多少都有失偏颇。
(相关资料图)
在初读《红与黑》时,许多人看到这个书名,一时间会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以为是某种高深莫测的含义,或许因此产生了对继续阅读下去的畏难情绪。
简单的说,【红】代表身穿红装的军队,拿破仑辉煌时代,主人公于连基于对拿破仑的崇拜,满腔抱负,一心想要参军获得出人头地;【黑】代表身穿黑袍的教会,当个人参军抱负遭受到社会的变革打击后,为了跻身上流社会,为了成功,只得隐藏起真实情感,选择攻读神学,即使心里对于神学理论是充满轻蔑与不相信的。
作者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于美术有过专门的研究,并写出过《意大利绘画史》,所以对于色彩的语言有深入的理解,便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的标题似乎是其独特的偏好。
司汤达的其它代表作如《红与绿》、《红与白》(原名《吕西安·娄万》)都是用颜色喻义。
《红与黑》这部短篇小说其实是以作者司汤达的经历为原型写就的。
母亲在司汤达很小时就去世了,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从小生活在冰火一般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中,深受父亲和姨母的压制和束缚,因此非常憎恶自己的家庭。
司汤达一直崇拜着拿破仑,并且多次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后来,波旁王朝复位后便侨居米兰,因为跟意大利爱国主义者有来往,之后便被驱逐出境,回到了巴黎。
主人公于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业主家庭里,从小在家里,不受待见。
于连的父亲时常各种言语骂他,兄弟总是欺负他,这也就影响着他复杂的性格特点——善良,正直,有理想,对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的鄙夷,但又时常感到容易自卑且敏感,有时会因那些贵族的一个眼神或者某句话而难受、自我怀疑一整天,明明不信奉"神"却总是装成一副虔诚的样子,让所有人都相信了。
《红与黑》围绕着主人公于连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出人头地,为了实现自我的理想抱负,在面对两个来自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女人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德小姐的爱情时,不断在理想抱负与爱情现实两者之间挣扎着、谋划着,企图利用上流社会的爱情作为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在即将走向飞黄腾达之时,却因为一封告密信的出现毁掉了一切,最终被处死在贝藏松,结束了一生。
第一部分:于连被推荐到玻璃市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
当时年仅19岁的主人公于连,因懂拉丁文,在一次偶然机会,被人推荐,得到了去玻璃市市长德.雷纳家中给他的三个儿子做家庭教师的机会,可以远离家庭的束缚,与上流社会近距离接触,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后来,因受到了来自德.雷纳市长的辱骂,于连深感自尊心受挫,为了“报复”德.雷纳市长,便谋划着“勾引”市长妻子德.雷纳夫人。
一开始德.雷纳夫人还只是将于连当成是一个孩子,毕竟自己大了他十来岁。
怎料,在与于连日益相处中,被于连俊朗的外貌、过人的才华以及他的主动猛烈攻势之下,最终爱上了于连。
于连与德.雷纳夫人产生恋情,同时也受到了市长家女佣艾丽莎的喜欢,艾丽莎想要跟他结婚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无意中发现了心上人于连与自己一直服侍的市长夫人私通,为了报复被于连拒绝,便同于连的情敌——瓦尔诺(爱慕市长夫人却总是得不到其正眼看上一眼)合作,写匿名信寄给市长企图揭发于连与市长夫人的私情,最后却被德.雷纳夫人巧妙掩盖才没被丈夫发现,也使于连免受伤害。
第二部分:于连受到引荐,离开市长家,去了神学院
主人公于连在情人德.雷纳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德.雷纳家里,又经过了谢朗神甫的引荐,去了神学院学习,去神学院报道的第一天就接受了院长皮拉尔神甫的考验,之后受到了神学院的种种陷害,经历了不少倒霉事情。
一直到被神学院院长皮拉尔神甫看中提拔成了一名神学院辅导老师后,于连在神学院里才少了很多的被敌对,多了些清静安稳日子过。
第三部分:于连离开了充满是非的神学院,被调往巴黎的侯爵家中做秘书
后来,巴黎市的保王党德.拉莫尔侯爵想要寻一位合适的人做自己的秘书,帮自己处理大小事务,机缘巧合之下,于连被皮拉尔神甫推荐给德.拉莫尔侯爵,后被调往巴黎,做了侯爵的秘书,在与侯爵一家相处过程中,侯爵的女儿玛蒂德小姐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于连,后面还怀上了于连的孩子。
第四部分:一封告密信的出现,迫使于连开枪射杀旧情人,最后在贝藏松被处死
一开始,于连对玛蒂德小姐只是当成朋友,但是后来才意识到自己也爱上了她,而一向高傲的玛蒂德小姐为了可以和于连在一起,竟愿意牺牲掉自己所拥有的的地位、名誉。
正当于连和玛蒂德要好好在一起时,一封来自旧情人德.雷纳夫人的信寄到了侯爵手上,于连觉得他和玛蒂德的爱情受到了威胁,他即将触手可及的飞黄腾达之日要到来却被毁掉,竟一时失去理智,拿起手枪朝旧情人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好在并没有打到要害不足以要了对方的命,但于连却因此身陷牢狱当中,最终在贝藏松被处以死刑。
《红与黑》若是从爱情角度去看,主人公于连则或多或少带点“渣”的成分,当面临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德小姐为了爱情愿意毫无保留的付出与牺牲的“恋爱脑”时,于连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欲擒故纵,如何既叫自己不失了面子又可以让对方臣服于自己,企图用自己比那些上流社会里的贵族公子更加能吸引这两位贵族美人来满足自己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心。
《红与黑》若是从理想抱负角度去看,从小就出身在不受待见的家庭中的于连又是个肯努力、聪明、不易趋炎附势、才华横溢的上进青年,即使拿破仑倒台后实现不了参军的愿望,仍旧不改一朝定要出人头地的理想与抱负,不论身处何时何地,总是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善于学习与自我成长,奈何个人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就像一只可以轻易被碾死的蚂蚁一般,毫无还手之力,再伟大的梦想也只能被束之高阁。
主人公在爱情与理想现实的不同对待方式,有人给予抨击,必然也会有人给予理解与肯定,既不能片面只看他对爱情的工于心计,也不能只从他对出人头地的执著便急于夸赞他,其实两者结合起来去体会主人公于连的一生,才是完整的。
这本书也令我联想到了现实中的爱情、家庭与理想的冲突。
许多人总是肆意评价主人公于连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拿爱情当做垫脚石,但现实中,有多少人真的在自己遇到了一直渴望实现的理想受到了来自爱情、家庭的阻碍后,还能保持坚定不动摇呢?答案自在每个人心中。
不论如何抉择,都是人性,人性的特点便是复杂且多变。
读经典名著,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不偏不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别人的闪光点不断丰盈自己羽翼。
#繁星计划##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顶端精读##我要上热榜##我要上热榜##顶端热搜##顶顶顶夜读##小说##顶端优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