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需不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  市场经济思考者
时间:  2023-07-30 18:08:46

四十年前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时,绝对不会预料到四十年后中国经济会陷入内需不足,需求收缩,市场内卷的困境。四十年前,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民营企业,被赋予了活力四射,管理高效的期望,绝不会想到四十年后会举步维艰,需要“保护”与“拯救“才能发展的地步。


(资料图)

那么,民企是如何陷入内需不足,巿场内卷、需求收缩地步的?

今天,我看了网友“老媒体人观察”的一段话后,深有感悟。

一、民营企业的“甩包袱”与“内需不足”的形成

网友“老媒体人观察”这样写到:

# “思维混乱”造成的“奇怪现象”#过去,当各类企业承担大量人口就业时,“一些人”说,这是“所谓企业包袱”。应该让企业“轻装上阵”。

现在,各类资本企业,都把所谓“包袱”甩掉后(如,有困难就不分青红皂白,减员增效),出现就业难题时,又说支持企业就是发展。

那么,鼓吹企业“轻装上阵”的一些人,现在各类资本企业,基本上都是:没有住房分配;没有免费医疗;没有免费学校等等。

可以说,过去承担的责任基本都没有了。为何都所谓“轻装上阵”了,怎么还要“保护”?

如过去“三班倒”各类工作岗位,现在“所谓创新为12小时”,减少二个班次的员工。为何经营还不善?为何还是要“支持”?

现在已经发展近5000万各类市场经济体,如此规模的就业市场,为何就业难题,“困扰”整个社会?

笔者认为,“老媒体人观察”的观察是深刻的,联系到今天社会“百姓无钱消费”现象,你就会感到:正是昔日的企业甩包袱,导致工薪劳动者收入减少,失业率增多,并进一步导致“百姓无钱消费”。这应该是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内需不足,进一步导致企业销售下降,经营困难,部分企业频临破产边缘。

现在大部分民企经营困难,订单不足,并大为苦恼。那么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有几个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二、从内需不足到外贸熄火,市场购买力枯竭危机彻底爆发

今年以来,内需不足,市场内卷、需求收缩,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特别突出,对民企影响深刻。最近中央几次召开民企座谈会,出台政策,试图帮助民企解决问题。

那么“内需不足”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吗?显然不是,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外贸熄火”。

内需不足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砸三铁,甩包袱的后遗症。那个时候,由于不少工人下岗失业,失去收入,没有了充足的消费能力,这与不断提速的企业生产力不相适合,因而显得“内需不足\",即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市场供货能力提升的需要。更何况,上世纪九十年代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对国内消费市场冲击更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外贸大幅增长的方法,弥补内需市场的不足。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中国与美国建立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特殊经济合作关系。在这一段时间内,外贸代替内需,强劲拉动中国经济,也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基础。

可惜,好景不长,中美经济合作仅仅维持了七、八年时间,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彻底破产。从此之后,中国被迫走了“内靠房地产市场,外靠外贸拉动”的双轮驱动路线。令国内痛恨的房地产市场就是那时启动的。可是不靠投资拉动,基建拉动,中国怎么维持庞大生产力所需要的购买力。房地产市场的弊端大家都清楚,但没有办法,走到现在,彻底掏空消费者的钱包,熄火了。

中国外贸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程。尽管经济危机中中国给予美国巨大支持,但是中国廉价商品还是触动了美国某些人的奶酪。美国国内几次启动反倾销调查,美国工会给政府施加巨大压力,要求“保护”美国产业,“保护”美国劳工利益。这种贸易磨擦,最后结果就是特朗普横空出世,战胜有整个精英集团支持的希拉里,入主白宫。从2017年开始,中美进入了贸易战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外贸就进入慢性熄火阶段。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直接把世界推入经济萎缩阶段。这样就直接堵死了中国外贸的发展之路。

从2020年开始,中国提出“国内大循环”战略,说明依靠外贸发展中国经济是靠不住的,要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三、振兴民营企业,靠的是企业“利润”?还是市场购买力?

现在的市场经济,就好比一个患了“内需不足”疾病的病人。如果要根治这个疾病,作为医生,你首先得通过闻问望切给病人诊断病情,搞清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吧?

可是我们有些人虽然也知道病人患病,但是就是不能审清病因,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武断,胡乱下药。这样当然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对于当今市场经济,有些人也知道是“内需不足,市场内卷”,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内需不足,他们恐怕就不仔细思考了。

从当今出台的一些政策看,人们也知道内需不足是由“百姓无钱消费”造成的。但在如何增加百姓就业劳动,增加劳动收入方面,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紧紧依靠民企自身发展。希望民企自身发展之后才来扩大劳动岗位。

这当然是一厢情愿了。

你想想,你连市场经济为什么内需不足的原因都没找到,就幻想民企大力发展之后来扩大就业岗位,这种想法不是很幼稚吗?

你想想,内需不足当初就是企业甩包袱造成的,现在民企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逻辑错误,仍然一味在降薪裁员,在降低劳动用工成本方面下狠手,劳动者的收入与就业问题不是仍然不能解决吗?

这就是民营企业的艰难选择:要“利润”?还是要“市场购买力”?

更何况,现在本身就存在“百姓无钱消费”,要支持民企,如何帮助他们激发市场购买力,启动经营?这是很现实问题。

有些经济学家审不清这些问题,不从企业自身找原因,说了一大摊荒唐可笑的理由。

比好说,民企现在遇到的困难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打击,信心不足,不敢投资经营。笑话!民企老板是中国最有权势有钱的群体,谁敢对他们怎么样?即使象恒大老板那样,也是因为欠债太多,资不抵债破产暴雷的缘故。

有人说不该讨论“剥削员工”问题,好象一提“剥削\"问题就会吓倒企业老板,使他们禁若寒蝉。笔者写过一篇文章《“剥削论”打击不了民企信心,断绝“销售收入来源”才是民企命门 》,文中提到,“员工劳动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有很大的关联,你付给员工多少工资,决定着将来你将从市场上收回多少销售收入。你现在打击“剥削论”,把“剥削论”的声音压制下去,企业营销就上去了?

这些言论不能一一评说。

总而言之,没有提到根本问题,市场经济重在交换,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企业创新经营,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客户要有足够的购买力,重点是由劳动收入支撑。现在企业最缺的就是销售订单。而且国家也知道,当前主要问题是克服“内需不足”问题,增强市场购买力,你撇开这些关键问题不谈,老整什么“信心不足”问题,是不是很扯?

我就问一句,假如市场购买力上不来,民企的信心提起来了,企业的销售订单问题就解决了?

标签:

猜你喜欢